資訊中心
發(fā)布時間:2024-1-26 8:43:44 瀏覽:618
很多企業(yè)老板和管理者在頭疼這件事情——大多數(shù)員工都不滿意工資,即使給了高工資,也沒有達到激勵員工的效果(老板經常抱怨的:給了白眼狼),員工要高薪酬,但企業(yè)要得到高績效,這難道是矛盾的嗎 ?內在原因是什么?
這種現(xiàn)象的內在原因:
1、人性。雖然孟子講:人之初,性本善!但我們生活在現(xiàn)代社會中,多務實才能生存。
人性本有的兩個天性:懶怍和貪婪。人本身原始欲望,是希望多多益善的,再加上經濟壓力、同行薪資對比等因素,員工自然有很多不滿。
2、老板或者薪酬設計決策者的格局和思維。
一部分薪酬設計決策者認為,員工是公司的成本,招聘員工進來是購買他們的時間、經驗、體力,所以發(fā)的是固定底薪,為了加一點激勵就改為底薪+提成方式,這種基于過去的工資模式不具有激勵性。
還有部分老板確實格局不大,把員工當作賺錢的工具,只圖自己住豪宅,開豪車,忽視員工的需求和追求幸福生活的渴望。簡單的說:就是沒有“分錢”格局,缺乏共贏的想法。
3、薪酬績效機制模式出了問題。
目前部分企業(yè)采用的薪酬模式:
固定工資;
底薪+提成;
底薪+績效工資+獎金;
底薪+提成+績效工資;
年薪制;
0底薪+高提成+績效獎金;
傭金制/計件制
以上這些,可能沒包含全部的傳統(tǒng)薪酬方式,這些模式有利也有弊!今天我們只講幾個關鍵缺陷:
① 固定工資,就是“死工資”,員工有安全感,但也失去了活力和創(chuàng)造力。對于企業(yè)來說,加工資就是加成本,所以加工資很難。
② 底薪+績效工資,本身激勵力度小,為了考核而考核,往往流于形式,員工認可度低。底薪+提成,導致只關注業(yè)績,忽視客戶和未來,短期性強,留人和引人都難。
③年薪制薪酬,周期過長,激勵力度低,很多都采用扣減法,年底人才流失率高。